海南环行记:骑上电驴环岛去
TheCircularTourofHainanByE-Moped·Ⅵ
Leon君
环行四海
1.27-2.8,
与椰风、虫鸣共眠了一晚,只为早起去海边拍个椰林湾日出,结果天不遂人愿,迎接我的是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雾……即使飞无人机也看不清远处的海岸线,东郊椰林整个陷落在白茫茫的雾气里。
◆◆◆
尽管大失所望,但困意全无的我回去补觉是不可能的了,面对灰蒙蒙的大海和泛白的沙滩,又四下无人,索性脱掉鞋子踩进去玩水撒欢好了,多么难得的一个人承包整片海湾的机会。
沿着海岸线漫步,会看到枝繁叶茂的椰林空隙里,时不时显露出渔民搭建的简易棚屋,椰林前的狭长沙滩上则散落着一些破败的渔具。
视线再往外游移,只见浅海一带支立着好多个捕捞用的木架和网罟,单看起来特别脆弱,感觉一个大浪打来就能全部掀翻了。
一条棕黑色的大狗不知从哪儿冒出来,让眼前的画面有了动感,它东张西望地在林地与沙滩之间徘徊,或许是在寻找它破晓时分就出海劳作的主人。
等浓雾渐渐散去,天已大亮,回民宿收拾好行装,即刻动身奔向东线第二站——博鳌。
◆◆◆
09博鳌:假装首脑来参会
博鳌,虽然是一个仅有3万人的小镇,但论名气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吧。它隶属于海南省直辖的县级琼海市,位于琼海的东南角,万泉河与南海的交汇口。从年起每年固定在这里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见证了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从东郊椰林前往博鳌,中间还要经过长坡镇和潭门镇,这一路沿着平坦的S省道骑行,满眼尽是与内地迥异的热带田园风光。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路过一片菠萝田,乍一看还以为是巨型芦荟,停下车来稍作观察,就能发现被钢锯一般的长叶掩护着的小菠萝,泛着铁青色的光泽,活像一颗颗鳞甲张立的手雷。
◇◇◇
温泉鹅:误打误撞的美味午餐
差不多中午的时候,就骑到潭门镇的中心街区了,刚好又到午饭时间,停车充电,上街觅食。
起先我只知道琼海盛产「海南四大名菜」之二的嘉积鸭,后来发现潭门街边有好多做烧鹅的店铺,上网查了一下,原来琼海除了名声在外的嘉积鸭,还有一道美味——温泉鹅。忽然想起,在来的路上就碰见过一群昂首阔步的大白鹅,想必就是它们了吧……那么「既来之则食之」,中午就吃它了,烧鹅饭走起,哈哈哈。
找了家门头比较大的烧腊店,进去点了一份烧鹅饭套餐。
话说烧鹅吃了很多回了,温泉鹅的口感还是有明显不同的,它的肉质非常细腻,不仅没有肥厚的皮下脂肪,也没有那种大棚圈养鹅入口的柴木感,烤酥了的鹅肉调料都不用蘸直接送入口中,轻轻一咬,皮脆肉滑,焦香爽口。
◇◇◇
中国南海博物馆:问苍茫大海,谁主沉浮
吃完烧鹅,我并没有着急赶路,因为这里还有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中国南海博物馆。别看这个博物馆建在一个港口小镇上,但规格却是4A级的,无论外观还是内容都完全不输省级博物馆。
它的外形很有特点,借鉴了黎族船型民居的建筑形态,将海南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美学风格,取义「丝路逐浪,南海之舟」。
馆内分为「人文」和「自然」两大主题,八间展室收藏、陈列了7万多件文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明清时期陆续编撰成册的《更路簿》,记载了古代海南人民航行南海诸岛的地理知识及实践经验,堪称南海版的「路标历史正文」。
而它的镇馆之宝,就是传说中的「华光礁1号沉船」,是中国首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的重大成果,于年出水重见天日。
它原本为南宋大型远洋商船,因触礁事故沉没于西沙群岛,发现时船体遗骸仍有六层结构,残长20米,覆盖面积约平米,从中发掘了上万件外销瓷器、金属器皿和玉饰等隔世遗珍。
在专题展厅中,我第一次亲眼得见「古海丝」的沉船遗迹,体量惊人,叹为观止,还顺道被科普了一波中国古代造船的高超技艺。
仔细看完一圈后了解到,博物馆之所以建在潭门这个地方是为了纪念潭门渔民千百年来对南海的开发和经营,当地有一句俗语说:「没有潭门镇,就没有三沙市」,可见潭门人耕海牧渔的历史传统对我国南海归属问题的深刻意义。
所以这座被冠以「中国」二字的南海博物馆,其实不止用来展示南海文化的史料物证,更深层次的作用是宣示南海主权,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直白点讲,就是「大家不要争了,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
出博物馆时正值*昏时分,骑行到附近的海滩——红石滩,可以眺望博鳌湾的绚烂夕阳。海面被万丈霞光烧得火红,伸向大海的水文观测站的栈桥让海景愈加壮观,此时唯有航拍才能表达我对老天爷这幅神作的敬意,而刚好观测站的岸基平台就是放无人机的绝佳位置。
◇◇◇
嘉积鸭:依旧白切,依旧鲜嫩喷香
从红石滩往南骑行,进入博鳌湾的滨海路段,就有点三亚的味道了,一路穿越碧桂园东海岸、博鳌亚洲湾海景公馆、博鳌金色港湾等一系列海湾度假区,抵达博鳌的镇中心——亚洲风情广场,广场以北就是繁华的商业街市了。晚上霓虹闪烁,海风习习,躲避白天骄阳的人们开始外出探寻美食。
最吸引我的美食自然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二的嘉积鸭,它产自琼海的嘉积镇,我在海南别的城市很少看到这道菜,可能因为这类品种的鸭比较少见吧。从历史渊源来讲,嘉积鸭是早年南洋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到嘉积镇饲养的「番鸭」,长得就和普通家鸭很不一样,羽毛为黑白杂色,绯红的嘴巴上还带有类似鹅的小肉坨。第一次见的时候,还以为是某种野雁呢。
嘉积鸭的经典做法也是白切,然后蘸着佐料吃,味道和文昌鸡有点像,只是肉质会粗一点,而且鸭皮好像处理过,有种微微烧卤的紧致感,总体说来也是鲜嫩喷香。
感觉海南人烹饪家禽惯用的都是白切的方法,这大概是拜海岛上的优质食材所赐,在海南真的是「万物皆可白切」。
来到文昌和琼海之后,鸡鸭鹅都被我吃了个遍,个人觉得最好吃的是椰子鸡,另外潭门作为琼海最大的渔港,其海鲜水产也以物美价廉著称。
总之在东海岸骑行,完全不用担心吃不到美味或者吃不出花样,只会出现「胃到用时方恨小」的无奈。
◇◇◇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对开会的国际级理解
提起博鳌,它最大的看点无疑是举世闻名的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顾名思义,从成立起历届亚洲论坛年会都在博鳌这个小镇举行,从来没有变过。
那么,博鳌究竟有没有实力堪当大任呢?于是我安排了一个白天的时间,好好地「考察」了一番这个亚洲版的「达沃斯」。
和一般氛围严肃的*府性会场相比,建在东屿岛上的亚洲论坛会址,更像是一个国际度假村。
它被三江一海包裹在半封闭的博鳌港里,地貌奇伟,海景绝伦。而它的票务中心设在岛屿对岸,需要买票以后坐观光车经过跨越万泉河的大桥才能登岛。
东屿岛面积比我想象的大得多,随便转转就三四个小时过去了。岛内除了核心建筑国际会议中心、论坛大酒店以外,还有大片的景观公园、海岸休闲长廊、高尔夫球场等配套设施。
走在园区里,喷泉、泳池、园艺绿化带随处可见,国际范儿的雕塑也不知凡几,其中有两座印象颇深:一座是「博鳌」的「鳌」的神兽石像,另一座是热门议题「一带一路」的抽象铜雕,两者都设计得耐人寻味。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会场位于会议中心的二层,室内非常空阔,没有一根立柱,据说总面积超过平米,可以同时容纳人与会。
不过装修风格有一点复(lǎo)古(qì),估计是二十年前的装潢一直保留到现在吧……只是不知怎的初进会场时,总有种参加某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年会的既视感。
会场主席台的背景墙布置还是9的字样,众所周知年因为疫情中断了一届,时至年春节前夕,却置身9年的布景中,仿佛穿越回两年前。
主席台两侧摆着当时与会国的国旗,以及那一届的特色礼服,有意思的是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穿上礼服站在讲台处拍照留念……这一下不仅有穿越感还有平行时空的感觉了,直接来个梦回9,作为「青年领袖」在圆桌会议上慷慨陈词了属于是,哈哈哈。
整个论坛园区还有一处必去的风光打卡点——玉带滩,它就与东屿岛隔河相望,与南海比邻而居,地形独树一帜,是世界上最狭窄的分隔河、海的沙滩半岛。
从空中俯瞰,就跟一条腰带一样,牢牢地扼守着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汇流的出海口,千万年任凭河海冲刷,依旧屹立不沉,绝对是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
已经错过了无数胜景的航拍爱好者,怎能再错过这里?果断找到东屿岛码头,乘游船到达对岸。
踏上玉带滩,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斧神工,一面是江流的碧波荡漾,一面是南海的浪涛翻涌,而细细长长的玉带滩就静静地横卧其间。
沿着这样神奇的沙滩漫巡,真有种「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超然自在。
◇◇◇
参观完博鳌亚洲论坛会址,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没有哪个国家比咱中国人更懂怎么开会!博鳌属实是个开会度假的好地方,但我也不能留连于此,因为再往后骑行60多公里就到万宁,我的环岛之旅就要圆满达成了。
不得不说东线各站点不仅距离适中,而且好吃好玩的也分布密集,难怪成为骑行客们的首选线路。如果你只有五到七天的年假,又想多感受一点海南的风土人情,那就来东线吧!
ToBe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