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能够共同发挥独特功效,故而又有“四时神药”的美誉。
中医认为,茯苓具有显著的利水渗湿功效,药性平和,既能入药,又可食用,是不可多得的健脾祛湿要药。现代研究表明,茯苓中含有的多糖有补中健脾以及增强免疫的作用。
著名的茯苓食疗方有茯苓山药包子、茯苓汤圆、茯苓饼等,那我们就来看看茯苓的最佳拍档有哪些吧~
01
茯苓+主食
慈禧太后注重养生,尤其善用药膳,从已公布的13个补益方看,其中茯苓药膳使用频率最高,达78%以上。
当初慈禧太后为了养身延年,采纳了太医的进言,命御膳房用精白面和茯苓粉制成“茯苓饼”共膳,并常以此赏赐大臣。
因茯苓饼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功效,故成为了清王朝宫廷里的名点。
主推做法:准备茯苓50克、面粉克,把茯苓烘干,打成粉,与面粉混匀;加入发酵粉,用清水揉合成面团发酵,发好后制成5厘米见方一块的糕状;上笼用武火大气蒸熟即成,每日1次,早餐食用。
延展做法:将茯苓和黑芝麻打成粉与面粉一起做成面条食用,还有养发乌发的效果。
02
茯苓+山药
山药可以健脾胃,茯苓含有蛋白质、葡萄糖、茯苓酸等成分,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的功效。
做法:早晨来一碗茯苓山药粥,健脾暖胃,还可以添加茯苓、薏米、干姜等一同熬制。茯苓和薏米具有健脾利湿、温胃功效,而姜片则可以散寒。
03
茯苓+冬瓜
冬瓜虽然姓冬,却是夏季里难得的美食,有祛暑、祛痰、利尿之效,绝对是消暑第一瓜。夏季天热,容易大便燥结,还有口臭,这时冬瓜就派上大用场了。
冬瓜性凉而味甘,能利尿祛湿、清热解*,搭配健脾祛湿的茯苓和排骨一起熬汤,口味更佳,非常适合湿气过重或水肿型肥胖的人吃。
做法:取猪大骨克、冬瓜、薏米、茯苓、红枣、枸杞、姜片各适量;将以上材料除冬瓜外都洗净入砂锅,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开,撇去浮末;转微火煲两小时,最后加入冬瓜熬制半小时,关火前加入少许盐即可。
温馨提示:煮冬瓜汤的时候,不需要削皮。历代本草记载,冬瓜皮能治肿胀、消热*、利小便。冬瓜皮利水作用较强。
04
茯苓+山药+莲子+芡实(或薏仁)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茯苓、山药、莲子和芡实(或薏仁),有健脾润燥、补益脾阴、厚实肠胃等诸多益处。
日常生活中,用以上四味中药搭配猪肚煲汤,健脾益胃的效果更佳。
做法:用茯苓10克、山药20克、莲子10克、芡实10克和猪肚一个;猪肚洗净,煮一锅水,加入3片姜和半碗米酒,沸腾后放入猪肚,煮几分钟至猪肚变硬,捞起冷却后切好备用;煮沸清水,放入猪肚、上述药材,适量的姜、葱和半碗米酒,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两个小时,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医师团队
三亚南京同仁堂医师
田玉和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脑瘤专家,对各种癌症手术前后的中医治疗与调理有独到之处,有大量的临床经验。
擅长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疾病、肺病、肝病、脾胃病,肾病、
风湿、类风湿、痛风。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脑梗、脑血栓、脑供血不足、头痛、手脚麻木、
震颤、偏瘫、顽固性失眠。
皮肤科疾病
湿疹、痤疮、带状孢疹。
肺病
咳嗽、哮喘、老慢支。
肝病
乙型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
脾胃病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肾病
肾虚、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男女不孕不育症等。
三亚南京同仁堂医师
赵亚桥
主治医师
医院,中医研究院:中医康复理疗科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曾赴日本交流宣教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康复理疗养生学多年。对中医外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多种疾病有独到见解与治疗方法。对内病外治,外病内治有大量的临床经验。
擅长治疗
颈椎病,肩周炎,落枕,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老寒背,老寒腿,坐骨神经痛,滑膜炎,腱鞘炎,痛风,骨性关节炎,风湿病,足跟痛,踝关节扭伤后遗症,骨质增生,头晕头痛耳鸣,面瘫,脑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严重失眠,睡眠障碍,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中医外敷疗法
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周湿疹,尖锐湿疣,便秘,腹泻,前列腺增生,肥大,糖尿病引起皮肤溃疡,老烂腿,褥疮,晒伤,烧伤,烫伤等。
三亚南京同仁堂医师
乔桂芝
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有四十余年的中医治疗与调理经验。
擅长治疗
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内科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供血不促、脑梗塞、脑中风后遗症、手脚麻木、头疼眩晕、顽固性失眠、风湿、类风湿、咳嗽、咳喘、慢阻肺、过敏性鼻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乙肝、脂肪肝、胆囊炎、肾虚腰疼、阳痿早泄、性功能减退、前列腺炎。
中医妇科
卵巢囊肿、不孕不育、子宫肌瘤、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症。
中医儿科
小儿肺炎、咽喉痛、厌食症、消化不良,遗尿症。
中医皮肤科
痤疮,湿疹,风疹,带状痼疹、荨麻疹等疑难杂症。
三亚南京同仁堂医师
盖蔓娟
主治医师
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修学习,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妇科常见病、亚健康调理,运用内病外治的手法治疗儿童多发病。
中医内科
心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后遗症、脑供血不足、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眩晕、失眠、便秘、咳嗽、脾胃病、消化不良、肝胆病、肥胖、风湿骨痛等。
中医妇科
月经病、产后调理及恢复、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症。
中医儿科
消化不良、厌食、发育迟缓、睡眠不安易惊。
三亚南京同仁堂中医馆
三亚市天涯区金鸡岭路50号(南京同仁堂)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