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三亚晨报」
□杨洋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心怀“国之大者”,在“海底森林”上演拼搏与奋斗,黄晖与时代同行、为梦想前驱,在奔跑中奋力逐梦,谱就了一曲奋斗不息的青春之歌。
无梦想,不青春。黄晖,一个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女性,中国科学院高级知识分子、女博士、教授,年生完孩子后,黄晖还是想研究珊瑚。过完春节,出月子才一个多月,把孩子扔给父母,她就正式出海了。二十年如一日,在南海海域野外科学观测、下潜海底保护和开展珊瑚礁生态修复研究,建苗圃、种珊瑚,坚持开展野外珊瑚礁生态科考,足迹遍布福建、广东、广西沿海,以及海南岛、西沙群岛等有珊瑚礁分布的海域。20年的时光,留下拼搏与超越,书写坚韧与智慧,镌刻顽强与温情,在为梦想驰骋的跑道上,黄晖及其团队不仅用奋力拼搏的激情赢得阵阵掌声,更以坚持奔跑的姿态延续梦想,让人为之动容。
无担当,不青春。因为坚持,梦想从未离去,这是黄晖忠于内心的宣言。面对年龄的增长和病痛,她和团队依旧执着于梦想,朝着心中所爱无畏地前行。珊瑚在晚上九点、十点才产卵,邻近产卵的两三天,只要夜幕降临,他们就长时间待在水底。在海底“植树造林”,一套装备四五十斤,通常一待就是1—2个小时,赶科研任务的时候一天下潜4次。“晕船晕到生不如死”,却依然坚持下潜,向更深处下潜,苦干实干,让青春的步伐铿锵有力,是他们,用坚实脚步写下了豪迈的追梦宣言:无担当,不青春!他们的坚持,是一种传承,激励着更多守护者勇敢前行。
无奋斗,不青春。时间不能打败奋斗者,不会辜负每一个拼搏者,最终成就梦想的,是更自律、更刻苦、更坚强的守望者。黄晖现在50多岁了,此前生病还做过一次手术,恢复后有工作需要时依然继续坚持潜水作业。“只要在三亚,黄老师几乎都‘泡’在实验室和大棚照看珊瑚断枝,就像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和细心。”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学科组助理研究员刘骋跃说。正因为如此,坚持显得弥足珍贵,选择坚持,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每一份坚持,都是跨越山海的底气。为黄晖加油,更为坚持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