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4日,越南海军进犯我国南沙群岛岛礁。得到通知后,中国政府果断派出三艘护卫舰出击。双方对峙之后发生交火,在越南率先开枪的情况下我军进行果断反击。激战之后,我军在仅负伤一人的情况下歼敌三百余人,击退了前来进犯的越南部队。
这场战斗打得干净利落,消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堪称保卫岛礁的模范反击。但是,在战斗结束后不久,我军的海上编队却组织部队迅速撤离了双方交战海域,虽然在整体上维持了对岛礁的控制,但越南的残兵败将依旧在岛礁附近挑衅喊话,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骚扰。
应该说,这场战斗给予越南海军的打击是比较大的,可为何他们在战败之后依然张牙舞爪?并且我们的海军编队为何在大获全胜之后迅速离开战场呢?
今天就带领大家回顾这场战斗,看一看事件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样的。
越南的无理挑衅
众所周知,我国的疆土辽阔,并且拥有狭长的海岸线,海洋下面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部分。
因此,保护好海洋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虽然在海军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由于基础薄弱,整体发展速度还是相对较慢。实力永远都是话语权的基础,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南海地区遭到了一些别用心国家的觊觎。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当时的南越政府就入侵占领了我国西沙群岛的珊瑚岛。年初,南越军占领了西沙群岛中的甘泉岛和金银岛。面对敌人的入侵,我方进行了坚决的回应。这期间,中国与越南展开了西沙海战,夺回了两个岛。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一段时间,世界格局激烈动荡,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小国趁机占领了南沙群岛40多个岛礁,无耻程度令人发指。
这其中,又以越南最为嚣张。从七十年代开始,越南开始提出对我国西沙、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并擅自更改岛屿名称,在越南地图中公然纳入我国的岛屿。
这之后,越南又通过一系列手段,申明了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主张和依据。
当时的中国一直以外交为主要争夺手段,并不断加强南海斗争建设,本着一种合作共赢的心态,期待与其他国家建立一种“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理想模式。
并且,随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关系有所缓和,国家地位日益提升。
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在全球建立多个海洋观测站的想法,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
根据划分,中国要承建5个观测站,这其中就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各建1个。
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后,中国立刻展开了考察,最终决定将南沙群岛的海洋观测站选址在永暑礁,代号74。地点确定之后,中国施工队进入了永暑礁工作。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南海舰队也来到了这里执行保护任务。中国在南沙群岛永暑礁上建立74号海洋观测站的决议,越南政府代表是赞成票的。但是,等到我们真正落实的那一天,越南政府却出尔反尔,态度来了个大转弯,对南沙群岛发起了攻击。
寸土必争
越南海军根据越政府的方针,悍然对我国岛礁发起进攻占领。从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仅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越南就已经占领了中国已声明主权的西礁、日积礁、大现礁和无弋礁等礁盘。
一开始,为了地区稳定,中国并不愿意与越南直接造成军事冲突,一直与他们强调和平发展。我方在对南海局势的报道中,也都是常常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目的就是为了不想刺激越南,避免两国关系走向更加恶化的道路。但对于中国的苦心,越南毫不领情,他们面对中国的一次次让步,反而越来越变本加厉、得寸进尺。就这样,两国的海上斗争日益激烈。
为了维护海洋安全,中国政府向南海地区驻扎官兵下达了命令。年2月18日,中越海军同时登陆了华阳礁,各自插上国旗对峙,相持之下最终越南海军撤走。
因为局势变化迅速,中国政府考虑到可能存在战争的风险,于是下令向南沙群岛增兵支援。
很快,海军舰队开到了南沙群岛,永暑礁附近的海面一共集中了中国15艘舰船。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因此,即使在南沙群岛部署了海军舰队,我们第一时间的斗争原则还是:不去主动惹事,也不首先开枪,同时不示弱也不能吃亏。如果有敌人来占领我们的岛屿,要强行将他赶走。
自三月份开始,越南便不断耍起了小动作。12日,越军派出两支海军编队,分别前往赤瓜礁与鸿麻岛。
得到情报后,中国海军也在第一时间赶赴赤瓜礁,并做好了战斗准备。13日傍晚,我军与越南军舰对峙。14日6时,越南海军偷偷登陆了赤瓜礁,一共有43人。听闻这个消息后,我海军立即派出58人登礁。双方展开对峙,形势一度十分危急。
一段时间过后,越方打响了第一枪,我军战士立刻展开反击,双方军舰发生交火。不到4分钟,越军的船就被我军击中起火并迅速下沉,登礁的40多个越军士兵表示投降。与此同时,我军另外两艘军舰也对越南船只展开了攻击,短时间内便将敌船全部摧毁。
整场战斗耗时50分钟,越南的三艘舰船被我军摧毁,登岛部队被尽数消灭。在我军强烈的炮火之下,越南军队几乎没有反手的余地,这与他们开战前叫嚣的气势完全不同。这次战斗中,我军的歼敌数量达到了三百多人,而我军仅有一人受伤。
后来进行战斗总结,这场海战成为了我国数次防御作战过程中伤亡最小的一次。中央军委也为这次酣畅淋漓的战斗定了性:我军展现了国威和军威,维护了国家主权,争取了南沙群岛的主动权,功不可没!
战斗结束后的撤离
我军大胜,却为何还要在第一时间组织队伍撤离?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据舰政委徐友法回忆说,在与越南军队的战斗刚刚结束后,他们就看到了越南空军的苏-22型攻击机赶到了战场。
在当时,我国与苏联的关系已经有所疏远,而苏联也想要借助越南的力量来牵制中国,于是他们大力援助越南,最明显的就是在军事方面。而这种攻击机就是当时苏联援助越的最新装备,也是苏军前线航空兵当时的主力装备之一。
这种战机的低空高速飞行能力非常强,并且可以装载多种导弹,攻击距离可达十千米以上。此外,它的侦察能力极强,性能非常多样。
而当时,中越开战的主要地点在赤瓜礁,这里离海南岛大约有五百千米。我们的空军战斗机航程相对比较有限,只能飞到赤瓜礁上空后停留片刻,随后必须返航。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的海军以及岛礁登陆人员无法得到空军安全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我们海军派出的“鹰潭”舰是当时唯一一艘装备了防控导弹的战舰,也就是说在战场上只有它能够敌人的战机造成威胁。但这种威胁也是很小的,因为它所携带的防空导弹最大射程只有10千米,因为雷达性能比较弱,所以基本上不具备与低空目标作战的能力。
但这种导弹是我们首次亮相在战场上,所以也对越南军队造成了一定的威慑能力。但如果真正交起手来,火力并不能达到理想水平。
并且,对于苏联的这种新型战斗机,我们并不了解具体的参数和能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面对无法预知的情况,谁都不能保证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因此,在种种情况的综合考虑之下,我军决定海上编队在战斗结束之后第一时间撤离战场。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敢与敌人交手,而是在综合利益考量之后的缓兵之计,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最大程度保障我们的利益。
南沙海战爆发之后,苏联和美国双方都及时地捕捉到了中国释放出来的信号,在各自利益的考虑之下,他们相互调停,希望中越双方能够和平解决此事。
我们当然希望可以和平解决争端,但我们追求和平不是敌人嚣张的借口,任何时候我们都会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南沙海战这场战斗并没有在我国的报道上大量宣传,原因就在于我们希望越南“悬崖勒马”,停止侵犯和挑衅。
从历史记载上看,这场战斗爆发得相对比较突然,中越双方都没有想到交战会这么快。因为战前准备得不够充分,我军派出的三艘战舰在战斗过程中都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因为射击震动引发的船内多处设备发生故障。
南沙海战中,我军打了一场漂亮的战斗,展示了我们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但与此同时,通过这场战斗,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给予了部队深刻的警示。
自此之后,在军队建设上,我们对海军与空军协同作战的能力进行了重视和重点建设。认识到强大的防空能力是海上舰队能够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并且,对付敌人的攻击机,也要确保有相应的打击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此后,我军的多种防空导弹应运而生,针对各种问题都作出了对应措施。有了十足的保护能力,海上舰队的远洋活动效率大大提升,作战能力也不断增强。
今天的我们依旧面临着诸多风险和考验,但在挑战面前,我们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信心没有改变。并且,我们的国家发展得已经越来越好,国防力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任何想要在中国面前夺取不正当利益的国家,都将会遭到我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