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之声
1月20日,据“南海态势战略感知”网站消息,美军一架空中加油机日前在台湾西南空域差点与一架台湾民航客机相撞。有观点指出,美方行为已经构成对飞行安全的直接侵害,在不能确保飞行安全的情形下,何来所谓“飞越自由”?
资料图:KC—R加油机
据台媒报道,这件极有可能酿成重大空难的事件发生在本月13日。当时美军一架KC—R加油机在为南海侦察的电子侦察机完成加油作业后,途径台湾西南空域返航。过程中,该军机一度与一架台湾长荣客机轨迹相交。两机高度分别为英尺(1英尺约合0.3米)和英尺,垂直距离相差不到英尺(约76米)。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规定,在英尺以上飞行的飞机应保持英尺的垂直距离,而当时双方已进入危险距离。幸好台北航管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通过无线电示警美军机立即离开,才避免了灾难发生。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国军机头一回与民航客机“亲密接触”了。今年9月,美军就曾被媒体曝光冒用他国民航飞机电子代码,对中国海南岛和西沙群岛进行抵近侦察。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冒用他国民航飞机电子代码是美军惯用伎俩。据不完全掌握,年以来,美军侦察机冒用他国民航飞机地址码在南海活动已达上百次。
资料图:汪文斌
由于美军部分侦察机本身就是从民航客机改装而来,其外形和雷达特征与客机非常相似,因此美军机冒用他国客机电子代码,会有较强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各国航空管制部门盯上。
但这一行为本身却十分危险。不仅严重违反国际航空规则,严重扰乱有关空域的航空秩序和安全,更为中国和周边国家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不少网友指出,若伪装成民航客机的不是美军侦察机,而是美军轰炸机或战斗机,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起误伤客机事故。有媒体统计,60多年来,民航史上至少已发生过14起客机被击落事件,造成至少人遇难。美军刻意扰乱军机与客机航空秩序,升高地区紧张情势,极易造成各国防控系统发生误判,酿成悲剧,相关行径极端自私、极其危险、极不负责。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包括“南海态势战略感知”等机构的严密监控下,美军此种伪装的实际效果犹如“掩耳盗铃”。凡是对我抵近侦查的美军军机,在偷窥我们的同时,也同步进入到我方视线当中。
外交部曾敦促美方,立即停止上述危险挑衅举动,避免发生海空意外。中方将继续同地区国家一道,坚定维护南海航行与飞越自由和安全,坚定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美军及其相关活动已经成为南海、台海等区域的潜在威胁和安全隐患。选择与美国亦步亦趋的民进党当局,作为地区安全局势恶化的罪魁祸首之一,甘当反华势力的棋子,出卖民族利益,必将遭到历史的审判和严惩。(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