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必须手术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塑全球大国梦英国真有硬实力环 [复制链接]

1#

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最近在媒体上炙手可热。一周多前,他的“英国不做‘纸老虎’”“准备好动用‘硬实力’”“派航母前往太平洋”等言论,引发的反响至今未息。很多人疑惑,在“脱欧”事宜令英国焦头烂额之际,这位国防大臣要让大英帝国在21世纪复活?他是“口不择言”吗?不是。威廉姆森这些话与英国“脱欧”公投后形成的跨党派共识——“全球英国”是一脉相承的。一位英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重塑海洋强国地位上,政界对威廉姆森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但他的言论在眼下仍然有些不合时宜,因此在国内饱受批评。有分析称,即便在“全球英国”纲领下,基于贸易需求,英国最迫切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更重要的是,英国只是一个“衰落的二流国家”,威廉姆森的狂言靠什么来支撑?

他们仍有“米字旗”插满全球梦想

“英国宣布在北极地区的新军事部署行动。”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8日报道,英国国防大臣威廉姆森表示,英军将加大在北极地区的存在,以保护北约的北翼对抗俄罗斯。威廉姆森是在访问英国海军陆战队在挪威的新军事基地时做出上述表态的。他说,根据一项为期10年的计划,每年将派上千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队员到挪威进行联合训练。

事实上,去年9月,威廉姆森就披露了英国新的北极防务战略,当时他指责俄罗斯试图将北极军事化,给该地区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多。而在上周末闭幕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回答有关“北极和平”的问题时提到“威廉姆森”:“如果你听某些人的话,比如英国战争大臣——哦,抱歉,是国防大臣……”

威廉姆森最近因频放硬话而引发争议。一周多前,在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他宣布英国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全球航行计划,即前往太平洋争议海域等地区,展示英国的“硬实力”。随后,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的访华行程被搁置,威廉姆森也遭到多方激烈批评。18日,威廉姆森在议会为自己派航母前往南海的决定辩护,称将继续推进该行动。

这不是威廉姆森任内第一次提出派军舰巡航南海。去年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他就表示英国会同法国一道,在南海联合执行“自由航行”行动。同年英澳外长防长会议期间,威廉姆森公开说,“我们非常希望部署‘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到太平洋地区……希望同澳大利亚舰艇并肩航行”“英澳这两个伟大的国家是最了不起的盟友”。去年8月底,一艘英国军舰在驶往越南途中,在靠近西沙群岛附近的海域航行,刷了一下存在感。

让航母去南海巡航,威廉姆森不是第一个提出者。早在年7月,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在悉尼声称,“伊丽莎白女王”号一旦服役,将被派往南海。只不过,约翰逊的提议很快被另一个话题代替。年12月,“伊丽莎白女王”号在海试时发现螺旋桨轴有密封不良问题,导致海水倒灌,令皇家海军“十分尴尬”。

据英国媒体披露,首相府及财政部都对威廉姆森极为恼怒,认为他的讲话愚蠢。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学高级讲师霍尼科说,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早前把威廉姆森召到首相官邸,要他讲清楚英国继续保持“一流军事大国”地位的理由,这就是最好的例子。但也有消息说,在威廉姆森发表演讲前数小时,他的演讲稿已经送交首相府,因此不能说威廉姆森是在演独角戏。

客观而言,威廉姆森等人“派舰巡航”的计划在英国军政界不乏掌声。“伊丽莎白女王”号是英国耗巨资新造的两艘航母之一,另一艘“威尔士亲王”号会在今年下水。这是自年“皇家方舟”号航母报废后,英国再度拥有新航母。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海洋军事战略学者罗伯茨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英国想借助新一代航母重塑海洋强国地位早就不是秘密,在这个问题上,政界对威廉姆森的支持显而易见。

威廉姆森的做法承载着一批人的理想。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毫不避讳地表达对大英帝国的怀念。他以身高为例称,“别人看我们高10英尺,而我们(政治人物)自己认为高6英尺,英国民众认为只有5英尺”,并称加拿大、新西兰以及非洲各地国家都“期待我们提供道德、军事和全球领导”。

“脱欧派的政治家仍相信世界地图在他们手中,尤其是约翰逊等人,在脱欧的高潮里,他们心中还有‘米字旗’插满全球的梦想,一手吹响脱欧的号角,一手打着以‘印太战略’梦回‘全球英国’的信号灯。”香港《亚洲周刊》2月份的一篇文章写道。

“全球英国”,一个跨党派共识

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西点军校说了一句让英国人至今难忘的名言:“大不列颠已经失去了帝国,但还没有找到自己新的角色。”说这话前4年,英国在争夺埃及苏伊士运河的战争中颜面扫地,之后英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江河日下。年,衰落的英国宣布撤出在海湾及远东的军事基地,将有限的资源投放于西欧及北约。50年后,约翰逊在一篇演讲中说:“英国当年离开亚洲是一个错误。”

年6月,英国举行了“脱欧”公投。之后,英国从政府到智库提出不少新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全球英国”构想。作为“脱欧派”大将,约翰逊在就任外交大臣后公开表示,需要“重塑英国作为全球性强国的全球形象与身份”。年7月他又在英国媒体上撰文称,“脱欧”后的英国应该“在世界舞台上更外向、更主动、更积极”。

这样的理念并非约翰逊独有。年10月,在保守党大会上,英国首相梅发表题为《脱欧后的英国:全球英国展望》的演讲,表示英国急需“展望欧洲之外更广阔的世界”。年1月,梅发表“脱欧方案”演讲,正式提出“全球英国”构想。一年后,英国外交部向议会提交备忘录,较为全面地阐述“全球英国”的含义、目标及举措。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全球英国”已成为英国一个超越党派的基本共识,内涵是两个超越:一是超越“脱欧”,避免被国内孤立主义者利用,避免英国陷入封闭和保守,主张在外交上更有作为;二是超越欧洲,“脱欧”后英国要放眼全球,舞台要更大。“不管脱欧有多大的不确定性,在国际社会越发不看好它的时候,越要努力在国际上寻求存在感。”

鉴于此,崔洪建说,不管是英国首相,还是“脱欧派”和军方,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落实“全球英国”的目标。不管是全球贸易关系重建,还是防务部门扬言派军舰到南海甚至在亚洲建立军事基地,都可以归纳到“全球英国”之下,因此他们本质上并没有矛盾。亚太作为新的经济中心,且未来会成为国际政治中心,越是在这样的热点地区,越能展现其实现“全球英国”目标的信念。当然,英国的精英阶层或者党派,可能在具体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

“年后,英国曾思考过自己的国际地位转型,尝试用更多软实力吸引外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