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必须手术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手持蟹足一生忆杨思谅先生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www.txbyjgh.com/m/
北京自然博物馆无脊椎动物库房一角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库里,保存了一批珍贵的蟹类标本,共有四百多种,这些蟹种遍布我国整个沿海区域。这批海洋蟹类种群系列标本,为北京自然博物馆无脊椎标本收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从事蟹类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和证据。这批极富收藏与研究价值的蟹类标本,是一位科学家用了近三十年时间,一只一只采集而来,其实除了蟹类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很大一批无脊椎动物的标本也是他采集而来的。这位科学家是中国著名蟹类分类学家、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杨思谅先生。《世说新语》载“一手执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矣。”说的是螃蟹与美酒的滋味如何令人沉醉,对于半生专注于研究蟹类且成果颇丰的杨思谅先生而言,亦可谓另一种方式的“一手持蟹足一生”了。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藏杨思谅采集鉴定的蟹类标本,从上至下依次为光手滑面蟹、宽身大眼蟹、宽身大眼蟹、裸掌盾牌蟹、毛足陆方蟹、平掌沙蟹、日本大眼蟹、日本平家蟹。北京自然博物馆供图

杨思谅年4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前山岭路的一户小康之家。父亲杨叔耆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曾担任过省政府秘书,后在省税务局、台江区贸易总店、轮船运输公司等处任职。杨思谅的母亲徐耀华虽然是家庭妇女,也接受过3年的私塾教育。杨思谅兄弟姊妹8人,长兄大姐二姐当时都担任教职,后来杨思谅与另外两位哥哥也分别从事了教学和研究方面的工作,家庭的影响使得他从小培养了认真、专注、好学进取的品格。年杨思谅小学毕业考入福建师院附中,年初中毕业被保送进入福州高级中学就读。年考入了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动物及遗传细胞学专业。

高中时期的杨思谅北京自然博物馆供图

经过六年的大学专业学习,年杨思谅毕业统一分配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动物研究室工作。按照博物馆惯例,新进馆的大学生需要先经历为期1-2年的,在讲解员岗位上的历练。作为北大毕业的优等生,新进馆的杨思谅在讲解员岗位上可谓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白天他都会待在展厅里,即使只有三四个观众,他也主动讲解,以此增加自己对展厅的了解;晚上,针对白天观众提出的问题,杨思谅积极查阅有关资料。对于自己担任讲解员期间的体验,杨思谅的感悟是:“兢兢业业工作,老老实实做人,是立身之本。只要投人总会有收获。两年的讲解员生涯收获匪浅:它使我知道了观众的需求,了解了自然博物馆的工作,重温了不少专业课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社会基础。”

年左右,馆领导把无脊椎动物部分的展览设计、相关标本的收藏和科研任务交给了杨思谅。杨思谅意识到,这是一个将自己的本科专业与博物馆陈列业务相结合的好机会。对于自然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及动物标本的收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年布展完成,该展得到教学单位的好评,成为杨思谅大学毕业后交出的第一份答卷。接下来摆在杨思谅面前的,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尽快建立起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无脊椎动物标本室。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第一家自然博物馆,虽然北京自然博物馆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她诞生的历史背景实际上具有国家自然博物馆的性质,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的积累,标本馆藏基础差、数量少,尤其是无脊椎动物标本的馆藏极为缺乏。建馆伊始,无脊椎动物标本几近空白。

右三:杨思谅左一:孙秀敏

年春节,北京自然博物馆西沙群岛采集队踏上了南海上的处女地,目的是采集一批南海动植物标本以充实馆藏。采集队有无脊椎动物、鸟类、藻类、鱼类专家共四人,其中就有杨思谅先生。潮间带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让他欣喜不已,连续三个多月,他每天带领助手孙秀敏不停地忙着采集生物、整理标本。白天,他们把装标本的塑料桶和救生圈拴在一起,然后绑在身上,就这样连续8、9个小时泡在海里用两只手采集标本;晚上,对采到的标本进行及时处理和分类,并要完成采集记录、制作标签等各项工作,一直忙到深夜。有一次出海采集标本天气突变,海上风急浪大,杨思谅他们乘坐的小船被困,最后是靠过路大船才得以脱险。孙秀敏老师回忆说:“大船的马达在船尾,我们的小船也被拴在船尾,这一路上给我们颠得啊,简直是太痛苦了!但好歹是回到了岸上。”几个月后,考察队终于带着80多箱近2万件标本满载而归,丰硕的成果为无脊椎动物标本室的建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也促使杨思谅选定其研究课题。

年西沙科考杨思谅采集的无脊椎动物标本,从上至下依次是大马蹄螺、罕见笔螺、鹿角珊瑚、水字螺、豹斑海参、广阔疣扇蟹、粒皮海星。北京自然博物馆供图

西沙考察结束后,杨思谅接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专家戴爱云先生邀请,合作开展海洋蟹类的系统研究。在西沙蟹类标本研究基础上,杨思谅先生先后在《动物学报》《动物分类学报》《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报告》等专专业刊物发表《西沙群岛蟹类的研究——尖额类》《绵蟹科新种新纪录记要》《中国沙蟹属的研究(甲壳纲:十足且)》等研究成果。他发表的《胃磨结构在蟹类分类研究上的意义(甲壳纲:歪尾派)》文章,创立和倡导“以胃磨结构作为新的蟹类分类性状”的观点,受到国内外同行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